專家指出這次飛行十分複雜,要經常調節軌道,遙控三十八萬公里外衛星,對中國科學家來說,是重大挑戰!同時月球溫度,介乎負攝氏180度至攝氏130度,如此大溫差,確保衛星正常運作殊非易事!又飛行中,衛星太陽能板預計有兩次沒法接收陽光,那要靠蓄電池供電。中方稱此衛星純粹和平用途,只作科學研究,在太空活動,我國歡迎國際合作,願意與世界人士分享探月成果,但外國人士未必如是觀,他們懷疑有軍事目的。
中國的「嫦娥一號」探月衛星,選用的科學探測儀器有6套24件,包括CCD立體相機、激光高度計、成像光譜儀、伽馬/X射線譜儀、微波探測儀、太陽高能粒子探測器和低能離子探測器等,這些設備在中國都屬首次使用,有的是世界首創。此次「嫦娥一號」繞月探測飛行將完成「獲取月球全表面三維圖像」、「分析月球表面化學元素和物質類型的含量和分布」、「探測月壤特性」、「探測四萬至四十萬公里間地月空間環境」等四大科學探測任務。
在太空競賽中,美俄暫時領先,但日本也不甘後人,九月搶先發射繞月探測衛星「月亮女神」,收集有關月球化學元素分布、礦物分布、地形地表結構、引力場和月球環境的相關數據,有助研究月球起源和演變。
儘管日本似乎領先我國發射繞月衛星,但其計劃始於1999年,而中國的「嫦娥工程」啟動於2004年,啟動時間比日本晚了5年。日本領先5年,中國仍然能與對手並駕齊驅,研究進度超過了日本!
這次發射有一點頗耐人尋味,到現場祝賀發射成功是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,為甚麼如重要埸面,黨總書記胡錦濤不親自出馬?我猜想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處理,他根本病了, 未便出席,又或者故意低調,減低國際反感,以為中國崛起,耀武揚威。這可能性有跡可尋,因為就算胡某未能抽身出席,起碼可派第二把手吳邦國或第三把手溫 家寶出席,但他們都沒現身,這是值得留意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